新闻中心

报告精彩集锦上篇|第二届眼科干细胞再生医学论坛暨眼科基因诊断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12-22

2021年12月19日,在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金子兵所长的鼎力支持下,由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和安诺优达生命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眼科干细胞再生医学论坛暨眼科基因诊断研讨会圆满落幕。各位专家的报告内容精彩纷呈,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参会观众热情高涨。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大会的精彩瞬间吧~


开幕式上,来自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金子兵所长作为大会主席进行了开场致辞,金教授指出,目前眼科领域新的生物学治疗不断出现、转化、落地,本次大会就国内相关新的治疗和诊断方面与各位专家进行研讨,对推动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的进步和加强眼科领域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金所长希望在交流分享中形成合力,为中国眼科相关疾病诊断治疗方面实现更大、更好的突破。


随后,安诺优达CEO李志民进行了大会致辞,安诺优达作为基因测序行业的平台型企业,一直积极推动基因科技在眼科疾病诊疗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进了医疗产业的发展。此次大会加强了行业交流和聚焦医学领域的技术进展,推动了干细胞医学研究应用和基因组学领域测序技术的发展。


苏国辉院士带来了题为“枸杞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和小血管的保护”的报告,苏院士对枸杞多糖应用在视觉系统的生物效应进行了分享,包括视网膜神经元的细胞内效应,视网膜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细胞间效应、以及稳定血-视网膜屏障减低视网膜血管损伤三方面。应用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佐证研究说明枸杞多糖可以维持视敏度,提高视杆和视椎细胞的功能,维持视网膜中心凹/黄斑的结构,延缓感光细胞退变,对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朱献军教授带来了“The role of Pitx2-NRF2-Yap1 axis in glaucoma”的报告,朱教授分享了PITX2的破坏导致青光眼的光学发病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早发青光眼模型,这将有助于阐明疾病的机制,并为测试新的治疗策略提供资源。


李杨教授分享了RPE65相关遗传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展示了RPE65-IRD患者双眼视力、眼底变化对称的特征,这说明患者在儿童及青少年期可保持一定的视力且稳定,30岁后视力损伤,OCT可观察后极部(黄斑区)网膜结构改变特点,表明自然病程、视网膜结构改变特点对患者基因、药物及细胞治疗十分重要。


雷博教授带来了“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基因和表型的异质性”的报告,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具有明显的基因和表型异质性,所形成的原因复杂,也给临床诊断的诸多方面带来了挑战。雷教授以ABCA4、ARL3等基因变异导致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为例,对疾病基因和表型的异质性进行了探讨。


李宁东教授带来了“先天眼球震颤的遗传学研究”的报告,作为首都儿科研究所眼科主任,李教授首先介绍了先天眼球震颤病的基本特点和遗传方式,并从影响先天眼球震颤多个遗传位点入手,对每个位点的遗传模式、定位、研究进展、临床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孙晓东教授带来了“遗传学视网膜病变临床异质性与基因治疗的挑战”的报告,目前,IRD的临床-治疗转化困难重重,临床前治疗探索、临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仍然面临着挑战。孙教授就建立高效检测方法、构建IRD疾病模型、构建首个CNGA1-KO和CYP4V3-KO小鼠模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分享了目前基因治疗的研究成果。


袁松涛教授带来了“视网膜下注射的临床应用”的报告,袁教授从视网膜下注射的历史讲起,在主要的临床应用分享中,结合视频实例讲解了我国视网膜下注射系统的进步,视网膜下注射进行干细胞移植情况,以及视网膜下注射的经验和教训。目前视网膜下注射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注射点要尽可能选择低炎症或无炎症区,实际操作中不同视网膜下腔需要不同的注射压力,注射前也要避免撕除内界膜。